最佳答案

贊同來自: sego 、bedog 、Crofia 、gygen
英美法系(Common Law)又稱普通法系,海洋法系。
英美法系起源于中世紀之英格蘭,主要來源于盎格魯-撒克遜習慣法與諾曼底封建法的融合,威廉公爵在諾曼底征服后踏上英格蘭的土地,為了擴大王權,派遣大法官到英格蘭各地出巡,處理農民與封建主之間的矛盾,在處理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并無成文法可供憑借,判案全靠依據當時風俗習慣,基督教道德也對審判結果有很大影響,此為今英美法系之濫觴。隨著十七到十八世紀大英帝國的擴張,傳播到世界各地,如今主要在英聯邦國家流行。
英美法系因其起源,又稱之為不成文法系。同大陸法系偏重于法典相比,英美法系在司法審判原則上更「遵循先例」,即作為判例的先例對其后的案件具有法律約束力,成為日后法官審判的基本原則。而這種以個案判例的形式表現出法律規范的判例法(case law)是不被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承認的,最多只具有輔助參考價值。好像法律是被逐漸累積起來,而無須經過立法機關。
英美法是判例之法,而非制定之法,法官在地方習慣法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形成一套適用于整個社會的法律體系,具有適應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在審判時,更注重采取當事人進行主義和陪審團制度。下級法庭必須遵從上級法庭以往的判例,同級的法官判例沒有必然約束力,但一般會互相參考。
在實行英美法系的國家中,法律制度與理論的發展實質上靠的是一個個案例的推動。因此,我們看英美等地的判決,法官—陪審團—律師之間的博弈都極為精彩,而往往一個史無先例的判決產生后,都為后世相同情況之判決提供了依據。比如我們在看美國法制發展過程中,看到的往往都是一個個標志性的個案。
舉個栗子,比如美國著名的「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從地方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終判定南方省份種族隔離政策違憲。從今往后,所有類似于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案子的判決均須遵循此案中高院的判決。于是南方省份種族隔離政策終成為歷史,美利堅迎來了歷史上民權運動的一個偉大的勝利。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大法系,并不是對立的,現在也多有交流和融合。上圖中標示為灰色的國家采用的就是混合法系。判例法在一些大陸法系的國家中也具有參考價值,而像美國這樣的海洋法系國家也開始積極編寫法典配合,而并非單依靠案例來發展法律。這種趨勢在世界各國都是越來越普遍。
大陸法系(Civil Law),又名歐陸法系,羅馬法系,民法法系。
大陸法系與羅馬法在精神上一脈相承。十二世紀,查士丁尼的《國法大全》在意大利被重新發現,由于其法律體系較之當時歐洲諸領主國家的習慣法更加完備,于是羅馬法在歐洲大陸上被紛紛效法,史稱“羅馬法復興”,在與基督教文明與商業文明等漸漸融合后,形成了今天大陸法系的雛形。此為大陸法系由來,故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
在今天來看,查士丁尼之《國法大全》的內容基本上屬于民法,因此作為羅馬法直接繼承者的大陸法系以民法為基礎。「公法」與「私法」分得極為清晰,對個人權利與公共權利均有約束規定。同另一大法律體系英美法系相比,其一大特點是具有系統的民法體系,所以大陸法系又稱民法(Civil)法系。
大陸法系沿襲羅馬法,具有悠久的法典編纂傳統,重視編寫法典,具有詳盡的成文法,強調法典必須完整,以致每一個法律范疇的每一個細節,都在法典里有明文規定。大陸法系崇尚法理上的邏輯推理,并以此為依據實行司法審判,要求法官嚴格按照法條審判。
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主要師于德國,屬于大陸體系,大陸體系的諸多特征看我國的法律體系就能略知一二。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中,法律的進步與完善的標志是一部部新法律的出臺與實施。比如我國近年來《物權法》等法律的出臺。
由于歐陸法系在形式上具有體系化、概念化的特點,便于模仿和移植,因此容易成為中國、日本等后進國家效仿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