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司現在采用無面值股份,那財務報表上怎樣體現?

贊同來自: bao131
那么香港公司需要在截止2014年3月3日或以后日期止期間的會計記錄及財務報表中記錄上述變化。
主要變化:
- 所有股份都沒有名義面值;
- 股份溢價、資本贖回儲備及法定資本廢除;
- 發行股份募集的所有資金均作為“股本”入賬。
- 于2014.3.3股份溢價賬戶和資本贖回儲備的任何貸方結余與現有股本金額合并。
- 與股份溢價類似,“股本”可用于沖銷:a)公司開辦費用;b)支付的各項獲準傭金;c)發行股份的任何其他開支。
- 發行分紅配股,而無須資本化可供分配利潤或其他合適的儲備。
財務報表上怎樣體現?
截止日在2014年3月3日前的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應繼續列報股本:法定股本、發行股本、股份類別及每一類別的股份數量、每股名義價值及名義價值合計;股份溢價賬戶和資本贖回儲備(如有)。也就是說,與之前列報和披露要求沒有差異。
截止日在2014年3月3日或之后的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應當在權益變動表內列示股份溢價賬戶和資本贖回儲備結余轉入“股本”。因此,只有股份類別、每一類別的股份數量及計入“股本”的合計金額將作為“股本”列示在2014年資產負債表及附注內。關于股本的附注應當說明,該變化是由新公司條例廢除了股份名義價值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