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贊同來自: plad81 、bedog 、xnixni 、離岸小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開曼群島政府(“締約雙方”),認識到締約雙方有權談判和締結稅收情報交換協定,希望建立稅收合作框架并促進稅收情報交換,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協定范圍
一、締約雙方主管當局應當就本協定所含稅種相關的締約雙方國內法的管理和執行,通過交換與之具有可預見相關性的情報相互提供協助。該情報應包括與這些稅收的確定、核定、查證與征收,稅收主張的追索與執行以及稅收事項的調查或起訴具有可預見相關性的信息。
二、情報根據本協定的規定交換,并按第八條規定的方式保密。
第二條 管轄權
被請求方沒有義務提供不歸其當局所擁有,或者不由其管轄地域內的人掌握或控制的情報。
第三條 稅種范圍
一、本協定應特別適用的現行稅種是: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關稅以外的所有稅種;(以下簡稱“中國稅收”)
(二)在開曼群島,所有稅種。(以下簡稱“開曼群島稅收”)
二、本協定也適用于協定簽訂之日后征收的屬于增加或者代替任何第一款所列舉現行稅種的相同或者實質相似的稅收。
三、締約雙方可以通過相互協商以締約雙方認可的方式擴大或修改本協定的稅種范圍。
四、締約雙方主管當局應將本協定所含稅收及相關情報收集程序的任何實質變化通知對方。
第四條 定義
一、在本協定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釋外: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語用于地理概念時,是指所有適用中國有關稅收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包括領海,以及根據國際法和國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以勘探和開發海床及其底土和上覆水域資源為目的的主權權利的領海以外的任何區域;
( 二 )“開曼群島”一語是指包括領海在內的開曼群島的領土 ,開曼群島海域邊界以內的區域以及根據國際法,開曼群島可行使權利的海床、底土以及其自然資源以內的任何區域;
(三)“人”一語包括個人、公司和任何其他團體;
(四)“公司”一語是指任何法人團體或者在稅收上視同法人團體的任何實體;
(五)“上市公司”一語是指其主要股票在認可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且上市股票可以由公眾自由買賣的任何公司。股票可以“由公眾”買賣是指股票的買賣不明示或暗示地限于部分投資者。為上述目的,“主要股票”一語是指代表公司多數選舉權和價值的股票。本款規定中的“認可的證券交易所”一語是指: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
- 在開曼群島:開曼群島證券交易所;
- 為本協定規定之目的,經主管當局協商認可的任何其他證券交易所;
(六)“集合投資基金或計劃”一語是指任何集合投資工具,不管其法律形式如何?!伴_放式集合投資基金或計劃”一語是指任何集合投資基金或計劃,其股份或其他權益的購買、銷售或贖回不明示或暗示地限于部分投資者;
(七)“稅收”一語是指本協定適用的任何稅收;
(八)“主管當局”一語是指: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代表;
- 在開曼群島:稅收情報主管當局或個人或其授權代表;
(九)“情報”一語是指任何形式的事實、說明、文件或記錄 ;
(十)“情報收集程序”一語是指使締約一方能夠獲取并提供所請求情報的法律和行政或司法程序;
(十一)“請求方”一語是指本協定中發出請求或已從被請求方得到情報的一方;
(十二)“被請求方”一語是指本協定中被請求提供情報或應請求已提供情報的一方。
二、締約一方在實施本協定的任何時候,對于未經本協定明確定義的用語,除上下文另有要求的以外,應當具有協定實施時該締約方適用于本協定的稅種的法律所規定的含義,該締約方適用稅法對有關術語的定義應優先于其他法律對同一術語的定義。
第五條 專項情報交換
一、被請求方主管當局經請求后,應當書面提供為第一條所述目的之情報。被調查的行為如果發生在被請求方境內,無論根據被請求方法律是否構成稅收違法,均應交換情報。如果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收到的信息不足以使其遵從情報請求,則應當通知請求方主管當局這一事實,并要求補充必要的信息以使該請求能夠被有效處理。
二、如果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其遵從情報請求,被請求方應啟動所有相關情報收集程序向請求方提供所請求的情報,即使被請求方可能并不因其自身稅收目的而需要該情報。
三、如果請求方主管當局提出特別要求,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應根據本條規定,在其國內法允許的范圍內,以證人證言和經鑒證的原始記錄復制件的形式提供情報。
四、為本協定之目的,各締約方應確保其主管當局有權依據請求獲取并提供:
(一)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任何人(包括被指定人和受托人)以代理或受托人身份掌握的情報;
(二)有關公司、合伙人、信托、基金以及其他人的法律和受益所有權情報,包括根據第二條的限定,在同一所有權鏈條上一切人的所有權情報;信托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的情報;基金會創立人、理事會成員、受益人以及基金會董事或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報。
五、盡管有上述各款規定,本協定的締約雙方沒有獲取或提供與上市公司或開放式集合投資基金或計劃的所有權有關的情報的義務,除非此類情報的獲取不造成不適當的困難。
六、請求方主管當局根據本協定提出情報請求時,應向求方主管當局提供以下信息,以證明情報與請求之間的可預見相關性:
(一)被檢查或被調查人的身份;
(二)所請求情報的期間;
(三)所請求情報的性質和類型,包括對所需情報和(或)所求具體證據的描述,以及請求方希望收到情報的形式;
(四)請求情報的稅收目的;
(五)認為所請求的情報存在于被請求方領土內或由被請求方管轄范圍內的人所掌握或控制的理由;
(六)盡可能地列出被認為掌握或控制所請求情報的任何人的姓名和地址;
(七)聲明情報請求符合本協定以及請求方國內法和行政慣例,且如果所請求情報存在于請求方管轄范圍內,那么請求方主管當局可以根據請求方法律或正常行政渠道獲取該情報;
(八)聲明請求方已窮盡其領土內除可能導致不適當困難外的獲取情報的一切方法。
七、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應盡快向請求方主管當局提供所請求的情報。為保證盡快回復,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應:
(一)以書面形式向請求方主管當局確認收到請求,并應在收到請求后60日內將請求中任何不足部分通知請求方主管當局;
(二)如果被請求方主管當局在收到情報請求后90日內不能獲取并提供情報,包括被請求方遇到障礙或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拒絕提供情報時,被請求方應立即通知請求方主管當局,就不能提供情報的原因、遇到的障礙或拒絕原因做出說明。
第六條 境外稅務檢查或調查
一、被請求方可以根據其國內法,在收到請求方通知后合理時間內,在獲得當事人書面同意的前提下,允許請求方主管當局的代表進入被請求方領土,就有關請求會見當事人和檢查有關記錄。締約雙方主管當局應當協商決定與相關當事人會見的時間和地點。
二、應請求方主管當局的請求, 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根據其國內法可以允許請求方主管當局代表出現在被請求方境內稅務檢查的現場。
三、如果同意第二款中所提及的請求, 實施檢查的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應當盡快通知請求方主管當局檢查的時間與地點,被授權實施檢查的當局或人員, 以及被請求方對實施檢查所要求的程序和條件。所有有關實施檢查的決定應當由實施檢查的被請求方根據其國內法做出。
第七條拒絕請求的可能
一、被請求方主管當局可以拒絕協助:
(一)當請求與本協定不相符時;
(二)當請求方未窮盡其領土內除可能導致不適當困難外的獲取情報的一切方法時;
(三)當被請求情報的披露將違背被請求方的公共政策(公共秩序)時。
二、本協定不應給締約一方施加任何提供可能導致泄漏貿易、經營、工業、商業、專業秘密或貿易過程情報的義務。第五條第四款中所提及的情報, 不應僅因該款的事實構成上述秘密或過程。
三、(一)本協定的規定不應給締約一方施加獲取或提供可能導致泄漏委托人、律師或其他承認的法律代表間如下保密溝通的情報的義務:
- 為尋求或提供法律建議目的進行的溝通;
- 為用于正在進行的或將進行的法律訴訟程序目的進行的溝通;
(二)用于刑事目的的情報不受法律特權的限制,在提供委托人姓名和地址不構成對法律特權侵犯的情況下,本條不應妨礙專業法律顧問提供委托人的姓名和地址。
四、情報請求不應因納稅人對請求涉及的納稅義務有爭議而被拒絕。
五、如果所請求的情報在請求方管轄范圍內,請求方主管當局不能夠根據自己的法律或正常行政渠道獲取該情報,則被請求方不得被要求獲取和提供該情報。
六、如果請求方請求的情報用于實施或執行其稅法或任何相關規定,并因此構成對被請求方國民相對于請求方國民在相同條件下的歧視,則被請求方可以拒絕該情報請求。
第八條保密
一、締約雙方主管當局提供和收到的所有情報應視同根據國內法獲取的情報以同樣方式作密件處理。如果提供情報的締約方管轄范圍內執行的保密條件限制更為嚴格,可以根據其更為嚴格的保密條件進行處理,并應僅告知締約雙方管轄范圍內與第一條所述目的相關的人員或機構(包括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門)。上述人員或機構應僅為上述目的,包括任何上訴結果的決定,使用該情報,并可以在公開法庭的訴訟程序或司法程序中披露上述情報。
二、未經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書面明確許可,情報不得用于除第一條規定以外的任何其他目的并且不得向任何其他人、實體、機構,或任何其他管轄地區披露。
第九條保護措施
本協定不影響被請求方法律或行政慣例賦予人的權利和保護措施,但以該權利和保護措施不過度妨礙或延緩有效情報交換為限。
第十條管理費用
除締約雙方主管當局另有約定外,為提供協助而產生的日常費用由被請求方負擔,提供協助的非日常費用(包括在訴訟中聘用外部顧問等的費用)應由請求方負擔。關于本條,雙方主管當局應時常溝通,尤其是當根據特定請求提供情報可能產生特別高的費用時,被請求方主管當局應事先與請求方主管當局協商。
第十一條語言
協助的請求與回復使用英語。
第十二條相互協商程序
一、當締約雙方對本協定的執行或解釋遇到困難或疑問時,締約雙方主管當局應盡力通過相互協商解決問題。
二、除第一款所提及的協商之外,締約雙方主管當局還可以就第五條、第六條和第十條的執行程序共同商定。
三、為了本協定之目的,締約雙方主管當局可以直接相互溝通。
四、在必要情況下,締約雙方也可以就爭端解決的其他方式書面達成一致。
第十三條生效
締約雙方應相互書面通知已完成使本協定生效所必需的各自國內法律程序。協定自后一份通知收到之日起第30 天生效,并于生效日開始或以后的納稅年度執行。
第十四條終止
一、在任一締約方終止本協定前,本協定長期有效。
二、任一締約方可以通過書面通知終止本協定。本協定自締約另一方收到終止通知之日起6個月后的次月第一天終止。
三、協定終止后,締約雙方對依據本協定取得的任何情報仍負有第八條所規定的義務。所有在終止有效日前收到的請求應按照本協定規定處理。
下列代表, 經各自政府正式授權,在本協定上簽字,以昭信守。
本協定于2011 年9 月26 日在喬治敦簽訂,一式兩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寫成,兩種文本同等作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代表
宋蘭
開曼群島政府
代表
馬克瓦·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