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成人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按摩,欧美黑人巨大精品一区二区

首頁 » 離岸問答 » 和bvi公司產生糾紛是仲裁比較好,還是訴訟比較好?

和bvi公司產生糾紛是仲裁比較好,還是訴訟比較好?

4

berb

贊同來自: Olimutle 東丁 sunit heimao

仲裁是解決離岸公司糾紛的一大利器

仲裁最大的好處是,執行比較容易。無論在香港、BVI 還是開曼群島,執行起來都比較容易。因為,根據《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簡稱“《紐約公約》”),仲裁裁決在公約成員間都可以互認和執行。截止到目前,《紐約公約》成員已經達到 147個,覆蓋范圍非常廣泛。

近年隨著離岸公司股東爭議問題越來越多,在解決這一核心問題上,我們發現盡管開曼、BVI、香港甚至中國內地有諸多不同,但仍有很多頗為一致的法律救濟方式。當然,在具體的細節上,即便是同一種法律救濟方式也會各有所側重。在股東爭議的解決方面,我們發現一些有趣的“關鍵點”:
  1. 開曼、BVI 和香港等普通法下的衍生訴訟,其與中國內地的股東代表訴訟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又略有差異;
  2. 無論在中國內地還是海外,信息查詢往往是解決糾紛、追蹤資產或談判角力的前提,對股東權益的跨境保障至關重要;
  3. 相比于法律訴訟的繁瑣和成本昂貴,仲裁成為解決股東爭議的一大利器,因為仲裁更為靈活,互相認可與執行也相對容易;
  4. 來自開曼、BVI和香港的三位律師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鏞記酒家爭產”一案,那么,本案如何集中地體現普通法下股東爭議的各種救濟方式?接下來,我們就基于上述幾點一一展開,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就基于上述幾點一一展開,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

在普通法下,衍生訴訟(DerivativeAction)又稱派生訴訟、代位訴訟,但是在中國,則被叫作股東代表訴訟。它是指當公司怠于通過訴訟手段追究有關侵權人員的民事責任及實現其它權利時,具有法定資格的股東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據法定程序代公司提起的訴訟。

衍生訴訟源于英國 1864 年“Foss v.Harbottle 案”(中文為:東潘多鉛礦公司訴麥瑞威澤案)的判例。該案創設了這樣一條規則:如果少數股東指控控制公司的人欺騙了公司,則該少數股東可以以公司的名義提起訴訟。

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國家都規定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在美國,羅伯特?W?漢密爾頓專門論述了衍生訴訟制度;《特拉華州普通公司法》也明文規定了此種制度。在法國,法院于 1893 年即準許股東行使代表訴訟。在日本,1950 年修改《商法典》時規定了股東的代表訴訟。德國、西班牙、菲律賓、韓國,中國臺灣地區亦有類似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年修訂)也對股東代表訴訟有明確的規定,其分別為:

第一百五十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五十二條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衍生訴訟也好,股東代表訴訟也罷,只不過在不同法系、不同國家下的叫法有所不同。從本質上來看,該股東救濟訴訟主要是基于股東所在公司的法律救濟請求權產生的。這種權利不是股東傳統意義上的因其出資而享有的股權,而是由公司本身的權利傳導來,由股東行使的。

正因為如此,衍生訴訟的原告18(即公司的股東)只是作為名義上的訴訟方,他們只是代表公司提起訴訟,其本身沒有任何權利、資格或權益。也就是說,原告股東并不能取得任何權益,法院的判決結果直接歸于公司承擔。

注釋:18 一人或多人聯合提起訴訟均可。但是,并非只要公司的股東就可以提出訴訟,不同的國家對此均有限制,以防某些惡意的股東濫訴。

糾紛止于透明:海外公司信息查詢

身處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能否獲得足夠充分、可靠的信息,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少數股東法律救濟實現的可能性大小。針對股東對海外公司信息的查詢權利這一點,我們在本期雜志的前三篇專業文章中已有詳細闡述。總的來說,在常見的司法管轄區大體情況如下:

開曼公司的股東無權獲得公司信息。這一點和香港公司、BVI 公司有很大的不同;而 BVI 和香港公司一樣,毋須法院授權,股東便可以查閱公司章程大綱和細則。但是,無論是在香港、開曼還是 BVI,沒有法院命令都不能查閱公司的會計信息和商業合同等涉及到公司商業秘密的信息。具體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分別在第 33 條、第 34 條做了規定:

“第三十四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公司法對股東的知情權予以了非常具體、完備的保障。股東有查閱、復制公司章程、“三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決議,以及財務會計報告的權利。

當然公司可以拒絕。在公司拒絕的情況下,股東的救濟途徑是向法院請求,要求公司提供查閱。只要是出于正當目的,一般法院都會予以支持。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對股東權益保護而言,境外金融中心的公司信息更趨于隱匿,而中國內地的公司信息則較為透明。

這主要是和境外公司大多為空殼公司并無實體內容,因此本身信息含量少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境外公司多用作控股、避稅和關聯交易,出于境外金融中心的牌照費、稅收等利益考慮,會從法律層面給予境外公司更多信息隱匿方面的保障。至于說,透明與隱匿,二者并沒有絕對的好和壞、黑與白之分,關鍵看是誰想獲得這些公司的信息,為我所用才是公司架構規劃和信息查詢的上策。

我們認為:大多數的股東爭議,主要來源于其糟糕的公司組織細則(Article ofAssociation)。從實務層面(而非法律層面)看,如果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股東爭議其實大多可以避免:

考慮周詳且計劃完備的股東關系–這可以通過擬定專業、嚴謹的股東協議來予以實現。

每位股東和董事就如何管理公司事務達成一致,并詳細約定–則由完備的公司組織細則和股東協議來共同實現。

爭議解決機制–藉由公司組織細則和其他法律文檔來予以約定。
2015-04-08 17:32 添加評論
0

mexi

贊同來自:

好奇 BVI公司訴訟判決怎么送達
2020-08-18 11:48 添加評論
0

dap

贊同來自:

仲裁好
如果是訴訟的話很麻煩
2015-04-03 09:24 添加評論

要回答該問題請先登錄注冊

熱門問題

問題狀態

  • 最新活動: 2020-08-18 11:48
  • 瀏覽: 83905
  • 關注: 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贡山| 萍乡市| 中西区| 安阳县| 永和县| 塔城市| 彰武县| 奈曼旗| 黄山市| 波密县| 梨树县| 洮南市| 灌阳县| 股票| 吴桥县| 辽阳县| 宁远县| 襄城县| 富宁县| 宝兴县| 盐池县| 丹凤县| 玉溪市| 怀远县| 确山县| 盘锦市| 酒泉市| 常山县| 石柱| 于都县| 呼图壁县| 霍州市| 张家界市| 彭阳县| 陇川县| 瑞丽市| 宁蒗| 达孜县| 彩票|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