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贊同來自: 傅強 、醉臥花草 、emma_heyuzi
一、離岸金融市場的產生促使國際融資渠道暢通
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充分利用閑置資本和順利籌措經濟發展資金的重要場所和機會。例如,歐洲貨幣市場對德國及日本的經濟復興,亞洲貨幣市場對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建設,石油美元對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離岸金融市場的產生縮小了各國金融市場的時間和空間距離
為降級資金成本提供了便利。離岸金融市場一方面使國際銀行業能以24小時連續營業,形成國際借貸資金高速運轉的全球流動體系;另一方面由于離岸金融市場的低稅率或減免稅收及其他金融優惠措施,使資金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促使國際資本的加速流動,使世界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三、離岸市場的產生增強了全球金融市場之間的競爭性
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國際利差水平,有助于形成全球性的平均利潤率,促進生產、貿易和資本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
四、離岸金融市場的產生緩解了國際收支失衡
穩定了國際經濟秩序上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提價等原因的影響,許多西方國家和非產油發展中國家都出現巨額國際收支逆差,它們通過離岸金融市場籌措外匯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從而為世界經濟金融秩序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贊同來自: 傅強 、emma_heyuzi
離岸金融市場主要可分為混合型、分離型、避稅型及滲漏型。
混合型離岸金融市場以倫敦、中國香港為代表,其特點是離岸業務不設單獨的賬戶,與在岸賬戶并賬操作;非居民的存貸款業務與居民存貸款業務在同一賬戶上運作;資金的出境和入境沒有直接的聯系,資金的出入境不受限制。
分離型離岸金融市場以紐約、東京為代表,其特點是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相分離,這種分離主要是銀行賬戶上的分立,離岸帳戶和在岸賬戶之間的資金流動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
避稅型離岸金融市場以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為代表,其特點是市場所在地政局穩定,稅賦低,沒有金融管制,可以使國際金融機構達到逃避資金監管和減免租稅的目的。
滲漏分離型離岸金融市場以新加坡為代表,其特點是在岸、離岸業務仍然分屬兩個賬戶,但允許資金在一定的限額內相互滲透,即居民可以投資于境外金融市場,離岸銀行也可以將其離岸賬戶上的資金貸放給其國內企業。
由于目前中國不具備完善的金融體系、成熟的調控機制和對抗外來資本沖擊的干預能力,并且沒有自由的市場環境相配套,依然存在外匯管制,資本項目也沒有完全開放。
離岸金融市場有利于促進金融創新,而創新金融工具的增多對中資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業務拓展及收入結構多樣化都有極其積極意義。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還能讓中資金融機構學習及借鑒外資金融機構的先進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