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制,即普遍優惠制,簡稱GSP,是一種關稅制度。是指工業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制度。
此前,有新西蘭、加拿大、日本、歐盟等國家給予我國以普惠制待遇。
日本正式取消對華普惠政策后,對于一般貿易商而言關稅上漲成本增加,中國的制造業地位也會受到挑戰,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跨境電商直郵模式的發展。
日本的零售實體過于發達,加上日本政府過于保守和傳統,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慢,導致很多想做對日的跨境電商望而卻步。以下為中國企業進入日本市場須知:
企業要求方面:中國賣家的貨物一般是進不了日本的,必須在日本注冊的有公司才能接收進口貨物,要么委托第三方代理公司,根據賣家的流水和銷售額收取代理費用。
當然,在日本注冊的公司,除了繳納申報貨物價格所需的消費稅和關稅之外,還需要繳納額外的法人稅,日本的法人稅達40%。另外,日本銀行的年化利率僅1%到2%,和中國的月化利率相同,所以在日本融資是相對容易一些.
通過注冊日本公司,進行跨境電商業務還需注意以下幾大方面的問題!
清關方面
日本的清關并不難,因為日本現有的法規很齊全,而且日本通關行業細分很清楚,服裝就管服裝,不會涉及其他品類。
當然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個人自用包裹近幾年大量增加,很多人低報價格甚至帶一些違禁品,海關那邊還是需要花時間查處并規范的。所以一定需要找有資質且負責任的清關公司合作。
外匯管制方面
日本的外匯管制還是很嚴格的,特別是匯到中國和朝鮮等國家,匯到朝鮮基本是禁止的。匯到中國相對不是那么嚴,因為中日之間的貿易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由于其法律法規較為齊全,加上日本相關從業人員恪守職業操守,一旦發生問題,就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進入日本的很多企業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錢收回去。因為直接以包裹的形式寄到日本,沒有報關單沒有發票是無法退稅的,很多人都是做的對沖。有的甚至專門在香港或者美國注冊公司,以投資的名義來收款。迄今為止,這個問題銀行和政府都沒有給出完善的解決方案。
消費稅方面
消費稅是日本最主要的稅務之一。在日本亞馬遜平臺上,賣家可以選擇標出或者不標出稅價,這完全取決于商家自己的意愿,因為亞馬遜也無法監控該商家背后真實的經營狀況,一般只有在日本本土有公司的企業才需要向日本政府交納消費稅。
另外很多在日本做獨立站的企業,也是沒有繳納消費稅的,雖然他們使用了日本的倉庫甚至是日本的銀行賬戶,但是通過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平賬”將款匯回中國就不需要繳納消費稅了。
知識產權及落地配方面
知識產權方面:日本政府非常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日本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也很強。想要進入日本的企業最好能夠研發自己的產品,不然被告后只能賠錢。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比美國還要嚴格。
落地配方面:日本整體的物流行業非常發達,較大的物流商有佐川,YAMATO、日本郵政,宅急便等,但是配送的成本很高。一般的配送價格在400日元到600日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24.5元到36.7元)。如果是文件型的,價格會便宜點,一般在200多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