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姜
贊同來自:
leonlxb 、Lelie 、Sybil_南南 、CZ海業
按照猜想,整個流程應該是:信息調查-信息收集-信息交換-信息篩選-針對對象調查,如存在需補征稅款,進行補征。 個人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看你值不值得被征稅,國家要調查你的賬戶,計算你以往的稅務情況都需要很大花費的,可參考的案例少,有經驗的人員也不多。 不會說話10000塊去查你,結果只能補征1塊錢,肯定是得不償失的。所以,篩選交換的標準一定程度上也有警示作用,即時你在海外經營,要做好稅務安排。 交換回來的,也要根據現有的立法程度,人力成本等去考慮,針對性的對大型的跨國企業、高凈值人群進行審查。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目前來說,國家的政策還不是很清晰,只是安排了開展各項盡職調查的時間。我國還沒有正式和其他國家達成主管當局間協定,沒有確定要和哪些國家或地區進行交換。所以下一步的政策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