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可以成立家族辦公室嗎?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各地紛紛支持家族辦公室的發展,一方面,意在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形成金融行業新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期望家族辦公室在當地進行投資與資產配置,以支持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過,家族辦公室在全國各地的注冊設立尚待規范,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新公司名稱中包含“家族辦公室”很難注冊成功。
多地政府支持
除上述兩地在政策文件中明確支持家族辦公室發展之外,此前,昆明市政府于2022年12月發布的《昆明市促進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支持有條件的機構開展家族辦公室類業務,鼓勵引導家族財富投向昆明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另外,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2022年4月印發的《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發展若干措施》亦提到,支持保險資金、家族財富公司等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母基金。
家族辦公室是家族財富管理的最高形態。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相關研究報告中引用的美國家族辦公室協會的定義,“家族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并使其資產能夠順利進行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機構。
現代意義的家族辦公室最先出現在西方國家。公開信息顯示,1868年,美國紐約的銀行家托馬斯·梅隆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家族辦公室,獨立管理梅隆家族的資產,研究如何管理和保護自己家族的財富。1882年,“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成立家族辦公室,雇傭專業人士,打理資產和從事慈善。
康普頓財富公司此前一項統計顯示,在全球大約7300個家族辦公室中,亞太地區占到1300個。2017年后,亞太地區的家族辦公室數量增長率高達44%,超過歐美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亞太地區的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其家族辦公室行業的發展尤為迅猛。
“自我們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及舉辦 ‘裕澤香江’高峰論壇以來,投資推廣署收到近100個全球各地家族辦公室的查詢,當中三分之一已表明有意在香港設立辦事處。”6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文稱。
公開信息顯示,3月24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就建立全球家族辦公室和資產擁有人的蓬勃生態圈,說明政策立場和措施。距離陳茂波發文披露上述數據,僅僅過去3個月時間。
根據分析公司Handshakes統計結果,2022年約有1500個家族辦公室落戶新加坡,4年共增長54倍。
天眼查顯示,截至6月29日,公司名稱中包含“家族辦公室”一詞的企業達1972家,包含“家辦”一詞的企業則高達5061家。
從中國內地家族辦公室的構成來看,包括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設立的服務超高凈值客戶的家族辦公室部門、部分家族企業自身設立的家族辦公室以及第三方獨立家族辦公室。
打造金融新增長點
就上述地區支持家族辦公室落戶發展的出發點,資深資管研究員袁吉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我國老齡化趨勢較為顯著,財富傳承需求很大,家族信托、家族辦公室是圍繞這類需求的財富管理新趨勢,也有利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所以各地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支持新的金融業態和業務模式,形成金融行業新的增長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4.9%,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傳承需求也日益旺盛。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意才·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財富家庭擁有的164萬億元的總財富中,預計有19萬億元將在10年內傳承給下一代,51萬億元將在20年內傳承給下一代,98萬億元將在30年內傳承給下一代。
家族辦公室掌握的巨量資金或是地方支持家族辦公室落戶發展的另一大原因。
“近年來,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陸續出臺家族辦公室的稅務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的(超)高凈值人士前去設立家族辦公室,在當地進行投資。家族辦公室背后往往有一大批創新、創造、創富能力強的企業家群體。”北京市高朋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帥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多個地區出臺支持家族辦公室落戶、發展的政策,其出發點可能是想吸引高凈值人士在當地設立家族辦公室,并進行投資和資產配置,從而鼓勵和支持當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根據瑞士瑞聯銀行與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式家族辦公室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中國目前有超過1000個家族辦公室,管理著超過1萬億美元的財富。隨著中國私人財富的快速增長和代際傳承的緊迫性,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上述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中國將有超過3000個家族辦公室,管理超過3萬億美元的財富。
注冊設立需規范
值得關注的是,一方面,部分地區期望家族辦公室在當地落戶發展;另一方面,“家族辦公室”類公司工商注冊正在加緊規范中。
記者檢索天眼查發現,2022年以來,中國內地新增設立的名稱中含有“家族辦公室”字樣的公司屈指可數。一些現有的家族辦公室只能通過在不同地區新增設立分支公司形式擴展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10月,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304家商事主體名稱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替代的公告》,根據該公告,301家名稱中含“家族辦公室”字樣商事主體的名稱應當停止使用。
有市場人士直言,“現在各地都注冊不了名稱中含有‘家族辦公室’的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家辦類”殼公司開始在市場上交易。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有一家在2020年下半年注冊成立的“家辦類”殼公司在出售中,要價十余萬元。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目前國內尚無明確監管政策的情況下,新增注冊設立的“家辦類”公司中,可能潛藏大量殼公司,會帶來無法有效管理的問題。
此前有第三方財富人士向記者表示,市場上一些所謂的家族辦公室,實際上是幾個自然人合伙去租一個裝修得富麗堂皇的辦公室,然后拉客戶來賣提成很高的保險產品,包括理財保險、分紅保險或者香港保險,或者賣一些收益率很高的金交所政信類定融產品,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理財產品營銷機構。他們之所以冠之以“家族辦公室”的名義,只是為了拉業務時顯得更高端。
移投行家族辦公室聯合創始人王懷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家族辦公室”的廣義范圍遠大于家族財富管理,用有“家族辦公室”字樣的公司開展的活動可能會超過單純的咨詢建議范圍,其展業需要持有金融機構特許資質。在民眾金融風險意識普遍不強的背景下,限制這類字樣企業注冊設立,同樣是為了避免公眾因誤解而引發風險損失。
“國內家族辦公室還是一個新業態,也沒有相關的監管制度,而且國內家族辦公室魚龍混雜,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袁吉偉分析認為,從這個角度上說,監管部門對繼續任由其過快發展存在一定擔憂。所以,現階段在把控市場準入的同時,不排除后續會出臺相關監管政策。
不過,在巨大市場需求之下,業內人士依然看好家族辦公室未來的發展前景。
王懷濤向記者表示,國內目前家族財富的規模與家族辦公室的管理規模相比,還遠不能達到匹配的程度。家族辦公室仍處于發展初期,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財富人群保值、增值及傳承的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越來越需要像家辦這樣的綜合性服務機構,他們能夠完全站在買方立場提供解決方案,因此長期來看有望呈上升趨勢。
“從長遠看,家族辦公室發展前景很好,這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不過需要理順發展規則,以促進這個領域更健康地發展。”袁吉偉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