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利用群島注冊離岸公司來搭建海外架構
國內的區塊鏈產業公司多屬于技術型公司,著力于區塊鏈產業的技術開發。而大多數朋友是從比特幣認識到區塊鏈的,其實區塊鏈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炒幣僅是冰山一角。做虛擬貨幣交易所的基本都把運營主體放在海外,因為這方面在國內是禁止的。而很多朋友也想進入這個領域分一杯羹,但新朋友往往不太了解區塊鏈項目的運作模式。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說到離岸公司,一般會選擇注冊在群島。國內一些巨頭,如阿里、騰訊、盛大網絡、小米、海底撈等都是通過在群島注冊離岸公司來搭建海外IPO架構。
簡單舉例:用一家馬紹爾群島公司控股新加坡基金會,再用新加坡基金會作為項目主體去申請相應的牌照許可,就是最常見的雙重離岸架構。既可以享受群島的免稅政策,保護投資人信息,又可以用非盈利基金會作為主體來開展業務,做法律合規。證明公司的經營是符合新加坡法律的。
用海外主體搭建,一些成功的區塊鏈項目的主體選擇非營利的新加坡基金會。
新加坡非盈利基金會的形象更符合區塊鏈的精神,新加坡作為亞洲區塊鏈中心,政策開明。政府扶持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更容易讓投資者信任。再加上近距離的地理優勢,成為國內出海從事區塊鏈項目安全與便捷的不二選擇。有了先行者的經驗,新加坡市場上已經包含了萊特幣、火幣、比特大陸等上百家與區塊鏈業務相關的注冊公司,覆蓋了新加坡主要區塊鏈公司。
從長遠發展來看,各個國家的監管政策肯定會越來越完善,法律合規是大勢所趨。未雨綢繆,希望大家能提前做好規劃。
(1)這個基金會可由實際控制人直接控股
(2)也可以通過離岸公司架構來控股這個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