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EY:企業需重新審視大額對外支付 及時做出調整
近日,北京市國稅局負責反避稅工作的第二直屬分局對全市范圍內遴選出的200多戶企業召開反避稅大額支付專項自查工作會,書面通知要求企業提供過去10年來與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的關聯交易信息和財務數據。稅務機關還列明了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新加坡、盧森堡、愛爾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士、荷蘭等國家和地區。
安永視角與評論
此次對外支付專項調查可以看作是146號公告出臺后北京市國稅局的延伸舉措,除北京相關企業需要重視,其他地區存在大額對外支付的公司也應積極借鑒。
?調查大額對外支付交易的原因
稅務機關關注與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或地區的大額支付交易,一方面因為此類交易可能是缺乏實質經濟,涉嫌不良稅收籌劃,更有可能被認為是外國損失向中國轉移,造成雙重或多重不征稅。
?明確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或地區
此前,中國稅務機關并沒有明確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或地區,只是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簡化判定中國居民股東控制外國企業所在國實際稅負的通知》中以“白名單”形式列舉了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12個國家。此次,北京市國稅局列舉避稅地和低稅率國家或地區或是重要突破,對今后其他地區反避稅實踐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高風險交易---服務費和特許權使用費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強調對服務交易采用收益測試、需求測試、重復性測試、價值創造測試、補償性測試、真實性測試。特許權使用費交易以避稅地為突破口,對于缺乏經濟實質、刻意避稅的安排將產生打擊。此次,北京市國稅局要求提供有關國家或地區公司的組織結構、雇員情況等信息,主要針對交易的經濟實質問題,不但可能直接否定交易,甚至可能會對有關企業開展全面調查。
?企業的應對
對企業而言,在20天內準備10年來的各種信息和材料,時間相對緊迫。企業應立足于能夠掌握的支持性文件和信息,梳理好能回應稅務機關問題的各項材料,與稅務機關保持密切聯系確保正確理解稅務機關的要求,從而提供真實準確的材料。
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應該以經濟實質為基礎,立足于功能風險和資產分析,判斷關聯交易的風險程度。對于集團內多個實體之間的統一性交易安排,應準確把握真實情況和準確的信息表述,避免誤解。集團公司和地區總部應組織和協調材料準備和確認。
轉讓定價是一項產生長期影響的工作,企業的交易安排不應該只考慮稅收利益,忽視稅收風險;切忌只考慮眼前利益,不考慮未來風險。不論是北京企業還是其他地區企業,通過北京國稅局的要求,測試本企業面對調查的應對能力,重新審視自身的交易安排,必要時對交易安排及時做出調整,減小未來隱患。